考证族容易找到好工作吗?

发布者:郑州人才网   发布日期:2013-08-12 16:56:21 浏览: 

2013年,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。在就业压力一路飙升的今天,大学生早已不是昔日众星捧月般的天之骄子,继考级热、考研热之后,新一股的考证热已经风靡大学校园。除了大学英语四、六级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这些通用型证书,托福、雅思、教师资格证、注册会计师等各类职业型证书也成为许多大学生追逐的热点,考证的培训班也随之兴起,大大小小的街道或广告牌都有考证培训的痕迹。那么究竟考证热源于什么?考证又为何能够赢得大学生的青睐?

考证粉丝只增不减

暑假已过半,校园记者发现,不少英语、计算机等暑期培训早已人满为患。一家英语培训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他们的暑期口译班几乎期期爆满,现在还不停有人来打听9月份的课程安排。他说,每年暑假都是培训的高峰期,将要升入大四的学生、暂时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都是考证一族。除了英语类这样的常规培训外,还有许多同学选择考取其他的专业证书。比较多的就是计算机二级和高级办公自动化证书。

一份来自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显示,在这些机构参加考证培训的,专科生占50%,本科生占40%,研究生占10%,大学生成为考证培训的主力军。

记者了解到,考证的费用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考证培训班的收费也并不比高考辅导班、补习班以及在假期火热报名的考研班低。例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费30/人,会计培训班的学费则从特色班的200元到精品班的800元不等。

证件越多越好,有四五个很正常

除了上好专业课,其余就是没完没了的培训、考试,整天都像在高考。正在准备托福考试的连秋丽同学告诉记者,现在找工作压力越来越大,只能多考一些专业证书,现在我已经有5个证书了,不管日后能否用上,至少能为自己的简历增加一些内容。据记者调查,在各大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中,的确存在唯是举的情况,现在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,我们很难在短短的时间内完全了解他们,所以用证书作为考核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标准。一家企业人事处负责人说。考证做为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象征,证件多企业愿意接受,这是相对而言。

考证是为找到一个工作,而不是工作需要

董晓是一名毕业生,平时酷爱摄影。在校期间,曾在报刊上发表多幅摄影作品。除此之外,他自学了PS等有关摄影的技术,并在大二的时候拿到了计算机等级证书,信心满满的他希望能在一家影楼做摄影助理。应聘的时候,因为非专业出身且没有摄影师资格证,最终,面试官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。初出茅庐,证书是你唯一证明自身价值的东西,这年头儿,有证不是万能,无证却是万万不能。在面试失败之后,小董不无失望地感慨道。

是呀,我可以多考些证书在手里,以后就业的机会也会增多的。小刘说。据了解,现在大学生们青睐的证书大多是职业资格证书,注册会计师证书、电子商务师证书、注册资产评估师证书以及导游证等各种技能证书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多数大学生都认为,考证是为了增加自身含金量,提高就业竞争力,学历证书+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组合目前已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起码条件。但是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,证多不扎手,以备毕业后找工作用

专业不精,技术不熟练照样被拒之门外

目前,通过考证来提升就业能力、增加就业砝码,是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期待,但是捧着这块敲门砖就能敲开用人单位的大门吗?

证书固然重要,但能力才是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根本。而且证书绝对不是越多越好,最重要的是与所学专业是否配套,与工作方向是否对口,在考证之前要有自己的目标规划,明确证书的价值,不要因考证而忽略了本专业课程的学习。

大学,重在摄取知识营养,多参加点活动,比考那些只管一时的证书有用多了!问及学冶金的小杜他都考了什么证书,他淡定地说:基本证书,英语四六级、计算机二级,驾照想到以后有用,也已经考过了,其他的我觉得至少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意义,索性不去关注。

对于一些强调专业能力的职位,如技术、管理、营销等岗位,企业招聘人才时更看重实际能力而非证书。此外,毕业生在校的各科成绩是否优秀,是否拿过奖学金、是否担任学生干部、是否有参加社团的经历等,这些条件都非常重要。一个拿过各类证书的毕业生,与一个拥有良好成绩和企业实习经验的毕业生相比,企业一般会选择后者。